10月24日-26日,山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疑难危重病例分析讨论会在济南举行。昌邑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王华瑛副院长应邀参加大会,并在会上作疑难危重病例分析交流。

汇报的第二个病例,是双胎妊娠延迟分娩病例,双胎妊娠延迟分娩(DIDT)是指双胎妊娠在第一个胎儿流产或早产后,宫缩减弱或消退,无继续妊娠的其他禁忌证,为提高未娩出胎儿的存活能力,将胎儿留在宫内继续妊娠数天至数周后分娩。目前国内外多为个案报道,19世纪80年代有了第一例DIDT的病例报道,延迟分娩间隔时间为44天。最近可查阅的相关报道中延迟分娩间隔时间是142天。目前,对于双胎妊娠一胎延迟分娩的研究仅限于病例报道及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临床尚缺乏统一的诊治规范。

这个病例是2020年的病例,孕妇双胞胎一胎流产后,另一胎延迟152天后顺利出生。该孕妇由妇产科主任医师王华瑛副院长主诊,孕妇是2020年4月入院,双胎,IVF-ET术后,孕15+4周,胎膜早破,难免流产。考虑孕妇是试管婴儿,生育意愿强烈,遂和孕妇及家属沟通是否同意给二孩创造存活机会,行保胎期待治疗。征得家属同意后,严密监测,行保胎治疗。之后该孕妇又历经孕20+1周因宫颈松驰,在我院行宫颈环扎术,孕37+1周,胎膜早破,经阴分娩健康女婴,体重2600g,宝妈终于得到一个健康宝宝,圆了妈妈梦。

该病例得到评审专家的好评,选择保胎的时机、宫颈环扎的时机、延迟的时间长度都给予肯定,并提出该病例的成功为以后的相似病例的保胎提供参考。
我们妇产科团队从2020年4月17日该孕妇第一胎的胎膜早破、2020年4月18日钳夹流产到2020年5月19日宫颈环扎,再到2020年9月15日的二孩37+1周分娩,圆了她的妈妈梦。作为医务工作者感到自豪,感到我们这份工作的意义,工作中常为患者想一下,换位思考、从病人角度出发,成就病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是我们不懈的追求!